概括

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养成一个批判性的看待问题方式.

这本书怎样影响了我?

  • 了解了一些常见的经典辩证错误, 比如: 人身攻击, 虚假两难, 完美解决方案
  • 看待一个问题之前, 要想想这个问题, 关我什么事.
  • 对于一些问题的论述会更加注意和小心

书中的三句精华句子?

  •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决定花大把光阴去客观评估一个问题之前,最好先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关我什么事?”
  • 结论是一个个观点,需要其他观点来进行支撑。因此,如果有人断言某件事是正确的,或者某件事应该去做,却没有提供相应陈述来支撑他的这一断言,这一断言就不能称为结论,因为提出此断言的人并没有提供这个看法得以建立的任何基础。相应地,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mere opinion)。

常见的谬论

  • 人身攻击谬误(ad hominem fallacy): 人身攻击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 滑坡谬误: 指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发生。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指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
  • 偷换概念谬误:一旦你看到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在论证中不止一次出现,检查一下看看其意思有没有发生改变,如果意思发生改变,就要警惕偷换概念谬误。
  • 权威谬误: 除非我们知道这些权威对这一论题拥有特别的专门知识,否则我们就要将这个理由视为谬误。这种类型的谬误叫做诉诸可疑权威谬误(appeal to questionable authority fallacy)。
  • 虚假的两难选择: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表演,另一种人观看。” 要让这样的陈述成立,我们必须假设只有这两种选择,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作者创造了一种虚假的两难选择(false dilemma)。
  • 乱扣帽子谬误: 当有人宣称他们发现了导致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种行为起了个名字而已,我们要对这种乱扣帽子谬误[7](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保持警惕。
  • 循环论证谬误[1](begging the question fauacy)。
  • 错误类比谬误指有人提出一个类比,其中却存在重要而又相关的不同点。
  •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 如果持论者不能考虑到各种原因的复杂性,他们就犯了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1](causal oversimplication fallacy)。
  • 事后归因谬误[1](全称为"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fallacy",拉丁文的意思是“在这之后,所以是因为这个的谬误”。)

三句话总结本书

书摘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决定花大把光阴去客观评估一个问题之前,最好先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关我什么事?”

小贴士: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我们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一厢情愿的思维之所以常常挥之不去,是因为我们否认一切的思维方式常常出现。

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我们将这些问题称为规定性论题(prescriptive issues)。社会论争通常都属于规定性论题。

问一问“作者是在对什么事件进行回应”常常能帮你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论题。

但是,当论题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准结论。很多情况下,在你能确认论题之前都得先找出结论来。

结论是一个个观点,需要其他观点来进行支撑。因此,如果有人断言某件事是正确的,或者某件事应该去做,却没有提供相应陈述来支撑他的这一断言,这一断言就不能称为结论,因为提出此断言的人并没有提供这个看法得以建立的任何基础。相应地,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mere opinion)。

结论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选择的目的地和终点站。接下来你所关心的是:基于支撑这一论断的所有材料,我该不该接受这个结论?

有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论题,通常是区别作家成熟不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你写作或者演说的目的是为了传达某个特定的结论,你的读者或听众就会尽力去寻找这一结论。老老实实地把结论说出来,而且说得清楚明白,其实也就是在帮助你的读者或听众。

请记住: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论证必有其目的。

最后一点需要进一步加以强调和说明。心急火燎地去推进批判性思维并没有什么意义。

在规定性论证中,理由常常不是一般性的规定性陈述就是描述性的看法或原则。

相反,一个关心批判性思维的作者会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并掂量它们的分量,然后才会做出结论。

如果你的论题是利用当前时事来探究政治或社会问题,比如公立教育改革或反恐战争,那就应当从主要的新闻出版物着手。

我们在读书或听讲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你就会抓不住要领。

事实上,很多文献,如美国宪法,都是有意要显得模棱两可,这样这份文献才能与时俱进,其中的关键词如“自由”、“携带武器”的不同含义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诚然,

因为有人要你接受他的结论,所以你只需要去寻找那些影响你接受其结论的词或短语。这样说来,你应该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这些词或短语。

一个词或短语越抽象,人们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

第一个障碍是你自认为和作者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意义通常表现为下列三种方式:同义替换、举例说明以及我们通称的“具体标准定义”(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帮你发现这个词可能存在的其他含义,那就是尽量在脑海中想象这个词所代表的具体景象,如果你想象不出来,那你很可能就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

那些激发强烈情感反应的术语被称为附加感情色彩的术语(loaded terms)。它们感动我们的能力大大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描述性含义。

作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生,你有责任提出各种问题来消除歧义。但你的责任到此为止。作者和演说者才是努力要说服你接受某些观点的人。身为说客,他有责任回答你对可能存在的歧义的各种关心。 你没有义务来评价那些不明确的想法或选择。

我们把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assumptions)。

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列举出的种种理由,因而也影响到他的结论。实际上,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推理中,他们的理由才能从逻辑上证实其结论。

当作者对于社会论争采取了一种立场,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一种价值观而排斥另一种价值观,他们有价值优先或者价值倾向。

找到价值观假设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就是检查一下作者的背景。

因此,要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假设,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注意他用来证实结论的各种理由,然后判断哪些价值取向会导致作者认为这些理由比其他理由更可取,

遇到有争议的主题,以这种方式说明价值观假设可以不断提醒自己作者放弃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遇到有争议的主题,以这种方式说明价值观假设可以不断提醒自己作者放弃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尽量抵制住诱惑,不要一找到作者或演说者的价值观就过早地停止分析的过程。

任何一个想要进行论证的人都有必要提供一些解释,说明为什么你应该接受那个论证中暗含的特定的价值观假设。

价值取向需要有一定的正当理由,这样批判性思考的人才能加以考虑。一个价值取向需要有证实它的理由,正如任何一个结论都需要理由一样。

描述性假设(descriptive assumption)就是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而你应该记得,规定性的或者说价值观假设是关于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些想法。

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你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寻找这些假设呢?因为你想让自己能判断理由在多大程度上证实结论。

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判定结论的可接受程度或者价值大小。

所谓谬误,就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

  • 人身攻击谬误(ad hominem fallacy): 人身攻击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 滑坡谬误: 指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发生。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指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
  • 偷换概念谬误:一旦你看到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在论证中不止一次出现,检查一下看看其意思有没有发生改变,如果意思发生改变,就要警惕偷换概念谬误。
  • 权威谬误: 除非我们知道这些权威对这一论题拥有特别的专门知识,否则我们就要将这个理由视为谬误。这种类型的谬误叫做诉诸可疑权威谬误(appeal to questionable authority fallacy)。
  • 虚假的两难选择: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表演,另一种人观看。” 要让这样的陈述成立,我们必须假设只有这两种选择,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作者创造了一种虚假的两难选择(false dilemma)。
  • 乱扣帽子谬误: 当有人宣称他们发现了导致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种行为起了个名字而已,我们要对这种乱扣帽子谬误[7](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保持警惕。
  • 循环论证谬误[1](begging the question fauacy)。
  • 错误类比谬误指有人提出一个类比,其中却存在重要而又相关的不同点。
  •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 如果持论者不能考虑到各种原因的复杂性,他们就犯了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1](causal oversimplication fallacy)。
  • 事后归因谬误[1](全称为"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fallacy",拉丁文的意思是“在这之后,所以是因为这个的谬误”。)

当我们被要求解释为什么特定的行为会发生时,我们常常受到诱惑,想要隐藏我们对很多复杂因果关系的无知,干脆给那种行为贴上个标签或者套上个名字,然后我们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标签或名字,我们就知道事情的起因。

如果需要证据,但又没有看到证据,那么这个断言就是孤立论断(mere assertion),意思是它是一个没有用任何方式来加以证实的断言。

与其问一问它们是不是真的,我们宁愿问问它们是不是可靠。其实,我们想问的是:“我们可以依靠这样的看法吗?”

因为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个人经历常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1](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

典型案例常常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是那样具体生动而又细致感人,很容易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引用具体当事人的这些说法都被称为当事人证词(personal testimonials)。

我们常常说眼见为实,这里则倒过来,相信什么就看得见什么!

引用另一家通讯社(如美联社)。这些引证给人一种支撑证据的幻象但是却绕过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个原始专家的断言到底有多大可信度?

观察者,不像特定的镜子,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纯粹”的观察。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一系列的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望值过滤后剩下来的东西。

最后,调查本身所包含的很多偏见让它们变得更加可疑。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偏见是措辞偏见(biased wording)和语境偏见(biased context)。

当我们因为朋友的极力推荐而选择买下一张CD,我们也是在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推理。我们这样推理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非常相像,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有很多都是相同的,

当类比用于设定谈话的语气时,识别它们就变得尤其重要。

过度情绪化的类比遮蔽了论证中的真正论题,而且阻碍了实质性的对话。尽量识别包含了重要的情感内涵意义的那些比较,这样做才能避免受这些类比的欺骗。

在寻找替代原因时,我们必须要记住,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引起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

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二者混淆起来,既可以理解,同时又异常危险。虽然原因确实先于结果出现,但先于结果出现的还有很多种其他因素,而其中很多不是引发结果的原因。

有一种常见的偏见就是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在这种错误里,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普遍高估了个人倾向的重要性而低估了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喜欢把别人行为的动因看成是来自其内部因素的作用(他们个人的性格特点),而不是来自外部因素的作用(环境的力量)。

你应该时时刻刻向读者证明你并没有忽略其他可选的解释。也许随着你的研究的展开,你发现貌似言之成理的解释实际上并不能被证据所证明。

第一个策略就是尽量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信息。

作者谈论的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将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另一个重要的有可能缺失掉的信息类型是相对比较(relevant comparisons)。

因此,真正的自主思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寻找作者到底隐瞒了什么信息,不论其是无心省略还是有意隐瞒。

我们从理由当中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我们的背景各不相同,目标千差万别,这样我们在决定将理由和结论连起来的时候必然会被不同的假设所吸引。